(通讯员:郑雅文)2015年1月14日上午8点半,2014级课程论与学教专业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楼403教室举行了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的学力过程总结、交流与评比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李家清教授,本次活动的评委是2013级的宋健师兄、代晨阳师兄和石家锐师姐。
班长柯婷首先明确了本次评比的标准和流程,接下来每个小组推选出的两位同学分别从成果、感悟与收获等方面展示了自己一个学期以来的学力过程。
展示成果——准教师的坚实基础
李老师在学期一开始就建议同学们要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子书包”。电子书包能够对同学们起监督作用,有利于同学们养成积累、总结和反思的学习习惯。在本次活动中,同学们都对自己的“电子书包”进行了展示。其中,柯婷、温绣娟、钟宝云和张权等同学丰富的教师资源库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称赞。短短一个学期,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教师教学资源、考试资源、专业成长资源等,这些资源让他们在成长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如虎添翼,大大加速专业成长过程。

分享感悟——研究者的理论积淀
李家清老师在上课时一直强调对课程学习要有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从活动看来,同学们充分体现了这一取向。大家对本学期的专业课程分章节进行了梳理,记录收获和反思。可圈可点的是,柯婷同学分享了她一个学期以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感悟,余凤梅、张露和王梦玲等同学也谈了自己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学习和钻研的过程。这些都显示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注重资源的积累,更加注重的是个人对知识的内化、对过程的感悟与收获。

升华情感——学习共同体的成长壮大
专业课程下半个学期的学习是在李老师的指导下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本次活动的交流中,很多同学表示了对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充分认可,纷纷表示小组合作让自己得到了非常大的进步。白婕同学动情地表示“小组合作比我自己一个人取得的进步大十倍之多”,还有白瑞芳和胡秋云等同学也谈到非常感谢本组成员让自己获益匪浅。

展示过后,师兄师姐们对同学们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柯婷、白婕、钟宝云、余凤梅和胡秋云同学荣获一等奖,其余同学获得了二等奖。
最后进入了总结环节。看到同学们的成长,李家清老师表示很欣慰,认为大家在学习中体现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个人的风格和视角。学习共同体让大家实现了“多赢”,相互借鉴和评价实现了学力过程的提升。李老师更进一步提出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提醒同学们在积累资源的同时要用好丰富的资源,在理论和实践上争取出更具亮点的成果,实现研究生的角色和担当。最后师生们进行了合影留念。
回顾这个学期,14级课程论与学教班进行了非常丰富的交流和学习活动,秋游、微课、说课、教育电影赏析等等,亮点迭出。整个班级富有活力和凝聚力,形成了“梦想飞扬、积极向上、严谨治学、相互提升”的特色班级文化。展望未来,同学们将会在和谐、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担当起促进地理教育发展的重大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