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5日下午4点,武汉大学何宗宜教授在10号楼南楼406学术报告厅为我院百余名师生作了题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主持。
在这次报告中,何教授分别从数字地图制图技术与方法、地图制图自动综合、空间信息可视化、网络地图与导航地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新理论和发展趋势六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何教授指出地图制图与出版的数字化一体化是地图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性转变,并且详细介绍了制作地图要素的方法。同时他也指出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综合模型为自动地图制图综合打下了坚实基础。接着,他分别从地图可视化、多媒体地学信息可视化、三维仿真地图可视化和虚拟环境以及展示多种效果地图讲述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指出研究时空数据模型、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尺度多维视图处理分析、建立平台和集成技术是实现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在讲解网络地图和导航地图的时候,何教授重点介绍了我国天地图的服务功能与应用。他认为地图数据将向着更新更细、室内导航定位、个性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最后,何教授介绍了地图空间认知理论及其应用实例,指出网络地图地理信息服务,志愿者地理信息,地理空间数据同化,地理信息服务的网络化、大众化与普世化,智能地图制图学,GIS与VGE的集成和一体化将成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何宗宜教授的讲座赢得了阵阵掌声,他在报告过程中展示的各种生动形象的地图,极大得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地图制图的兴趣。本次学术报告使老师们和同学们获益良多。
【何宗宜简介】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测绘局首届聘任的测绘立法咨询专家,中国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湖北省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及参加完成3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主持完成的《深圳市地图集》,1999年获得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地图杰出作品奖,这是我国首次获得此项殊荣,标志我国数字地图制图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获湖北省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两次,湖北省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湖北省青年优秀学术论文奖。出版学术专著《地图数据处理模型的原理与方法》、《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学》、《测绘学概论》等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