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时光翔、杨莹莹、娄雪莹)
6月24日上午8点,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宜昌野外实习队的车队出发了,宜昌实习在指导老师李硕、伍铁牛、李溪然和辅导员孟琦的带领下正式开始。
历经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晓峰河景区。在这里,李硕老师和伍铁牛老师向我们讲解冰碛类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关系、如何使用罗盘以及硅质结核的发育过程。


接下来队伍来到情人泉,由伍铁牛老师向同学们讲解滴水岩的形成过程:由于河流沿岸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流经出口的时候二氧化碳分压力降低,碳酸钙析出往上长形成岩石。


又经历的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中国十大名瀑之一的三峡大瀑布,在瀑布景区门前,同学们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休整,为下午的活动积蓄体力。



在经过了简单的午餐和休整后,同学们采取步行和乘坐观光巴士两种方式到达三峡瀑布前,自行观察记录三峡瀑布的景观及相关的地理知识。


从三峡瀑布景区出来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距离景区不远处的路边观察学习风暴岩。
在潜海环境下,由于海水冲蚀,形成了大小不一、混杂有砾石、新老岩层叠合的条带灰岩。在新老岩层的交界面上有明显的下凹的剥蚀面,由于波浪和潮汐无法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因此可以推测是由于发生了风暴,老岩层才形成了下凹的剥蚀面。

在学习完风暴岩的成因后,今天的实习任务就结束了,同学们在大巴车上集合后,一起踏上了归程。
文末彩蛋:合影大合集
2组

5组

7组

11组

12组

14组

孟琦老师与同学们的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