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麻瑞莹)2017年9月15日上午9时,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特邀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与发展研究院张凌云教授来院讲座,讲座在十号楼南楼406会议室成功举办。张教授以“旅游现象的本质研讨—基于非惯性环境假说的研究”为题,向大家引入非惯性环境这一假说的提出过程及意义,进而揭示旅游现象的本质。本次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会主办,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会承办,胡静院长主持,多位老师以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参加。
张凌云教授从什么是旅游,这一目前仍处于模糊的概念引入主题,通过自己亲身体验的八个案例,图文并茂的讲述了一些超越人类传统思维的旅游现象,引发同学们积极的思考。他认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在不同的旅游场景和空间,游客的心理、行为与其在日常环境中是有所不同的。接下来,通过对旅游现象研究的哲学思考,介绍整体旅游系统及其环境模式图,进而引出旅游的定义。他认为,人类在惯性环境中的移动不是旅游,旅游是一个人离开惯性环境24小时以上1年以内,且在到访地不获取报酬的活动。他对于惯性环境和非惯性环境做出了几种解释,包括其分类、特性、结果等,并作出对比。最后进行结论与展望,总结旅游的本质特征、旅游环境的建构空间以及旅游学的本质,引人深思。
本次讲座生动有趣,张教授以他独特的个人魅力使同学们认识到旅游现象的本质,胡静老师做最后致辞,感谢张教授的精彩演讲。讲座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人简介】张凌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旅游学刊》执行主编、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旅游管理》学术委员、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验收组特邀专家、全国旅游标准化(SAC/TC 210)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休闲标准化(SAC/TC 498)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