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都督堤近代革命文化区是武汉保存较好的红色文化遗产区,有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毛主席故居、陈潭秋同志故居、中共五大会址、武汉革命博物馆等多处红色景点。是学习党史革命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革命情怀和伟人精神的胜地。本次党组织活动以“感悟历史,砥砺前行”为主题在本区域举行。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院2016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同志在清晨先抵达位于武昌红巷13号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如今这里已是4A级景区,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这里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方米。前身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年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校址。农讲所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武昌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1927年6月18日,农讲所举行毕业典礼。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开展农民运动,犹如星星之火,燎原于神州大地。大革命失败后,他们积极投身于各地的工农武装起义,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湘赣边秋收暴动、黄麻起义以及参与创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珍贵的历史文物、古朴的教室和校舍、教室里鲜艳的党旗和激昂的标语,透漏着革命年代朴实奋进的工作作风和热血沸腾的革命理想。参观完毕,我们在周恩来题写的门匾下举党旗合影留念。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故居是传统南方民居,庭院交错、装饰朴素、青苔铺地、原状陈列。侧边有毛主席在武汉工作陈列馆,图文并茂,记录着毛主席在这座革命城市指点江山的历史事迹以及工作生活情况。物是人非,精神永传,我们再次回味历史,怀念伟人。参观完毕,我们在故居门前举党旗合影留念。

在毛主席故居的路对面,便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中共五大会址,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会址在都府堤20号,原为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当时正值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掀起高潮的时候,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革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在武汉举行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除中共五大会场、陈潭秋夫妇卧室等复原陈列外,纪念馆还有中共五大历史陈列展、中共反腐倡廉历程展等展览,参观内容十分丰富。这些历史遗迹和陈列让我们对党的初期建设历史以及杰出革命人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革命峥嵘岁月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参观完毕,我们在会址前合影留念。

城环院2016级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2017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