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雅晋
【照片】

【简介】
王雅晋,女,汉族,山西人,共青团员,现为太阳集团5493con2017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大一学年,专业成绩排名第八,获校“三好学生”称号。
【个人事迹】
很高兴获得2018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奖项的取得离不开平日里的努力。
学习:迎难而上
因为地理在高中属于文科,而我们学校偏重理科教育,所以我的地理基础很薄弱。大一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由于缺乏高中地理知识,有时老师问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我都不是很清楚答案,不由地担心自己跟不上课程。不过,勤能补拙,我在课本上花了很多精力,因为上半学期的几门专业课都比较偏重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重点的内容多在书上,所以学起来不是很吃力,期末考试也得到了理想的成绩。
到了下半学期,专业课的内容多与实际问题相关,课本只是起辅助作用,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更是要对现实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一点就体现出了学生之间的差距。而我属于思维不太开阔的一类,在这一方面有些吃力,但是,我选择迎难而上,而不是得过且过。没有思路,就多阅读文献、多研究实例、多参与小组讨论。
此外,实验课上有对操作软件熟练度的要求,老师会先给出操作步骤,然后展示操作过程,之后就是自己练习,助教在一旁指点。我不太会用计算机,所以上课的时候,容易跟不上老师的速度,有时候自己琢磨琢磨、有时候问问同学,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课后按着步骤一步步地练习,花了挺多时间,虽然期末的时候也没练到很熟练的程度,但起码达到了考核要求。
生活:自律、勤俭
生活方面,我作息比较规律,习惯早睡早起,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上第一节有课的时候我大多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用这段时间看看书、背背单词。
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但我并没有家教或打工的打算,主要是自己习惯了简朴、花费不高,而且以学业为重,家长也不建议我分心思到打工上。有空闲的时候我大多喜欢待在教室里自习,整个上午没课或周末的时候比较喜欢呆在图书馆里看看书,享受那份宁静。
社团活动:积极参与
我从小的时候就对盲文手语之类的感兴趣,看新闻的时候总盯着屏幕左下角小方块里的手语看,军训后百团招新的时候,一看到盲文手语协会就立马加入了。我们的社团活动一般在周六晚上,开始先认识盲文、学写盲文,然后练手语歌。我还记得当时先学的是十个阿拉伯数字,学完之后我还专门去找了哪里的电梯里有盲文数字。到了学姐们教手语歌的时候,大家一起边唱歌边打手语,十分开心。有时候学姐会给我们放她们在盲人学校里支教时拍的视频,让我们看看盲人小孩平时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看他们厚厚的盲文书、看他们用盲文板费力地写字、看他们用耳朵听视频,看完之后觉得很心酸、很同情他们,但又很佩服他们,因为学姐提到有个很厉害的学生能靠听力用手机打游戏。还有一次学姐给放了一段运动会上盲人学生花样跳绳比赛的视频,看完后我们都惊呆了,跳的真好,一看就是下了苦功夫练的。
有一次社团户外活动,记忆比较深刻,学姐让我们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盲人,一组扮演哑巴,扮演哑巴的同学负责带着扮演盲人的同学绕着博雅广场走一圈,要在上下台阶,跨越障碍物等过程中保障她们的安全,期间只能靠肢体接触交流。活动虽简单,但意义深远,在这次活动中,我简单地体验了几分钟残疾人的生活,就很不适应,很害怕那种周围一片漆黑的感觉。有了这次体验后,我觉得自己更能好好领会志愿服务精神了,特别是涉及到与残疾人相处的部分,因为有了感同身受,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世界。
学期末的时候,由于平时积极参加活动,我得了个优秀学员的证书,还领了小奖品,虽说证书只是社团颁发的,没什么含金量,但也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部门工作:踏踏实实
大一学期我加入了创新创业部,平时没什么工作,就是在举办挑战杯、大创等特定的几个月里忙一些,我的工作就是完成部长交代下的任务,收集、打印、整理资料,维持现场秩序。虽然大多是些跑腿、打杂的工作,但我一直记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此外,我还参加过一次学长学姐经验分享交流会的组织,也听了挺多好的建议。部门工作虽不多,但能从参加答辩的学长学姐们那里学到挺多,科研立项、答辩过程、老师评价、建议等方面都有,这对我以后有很大帮助。
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学知识、长见识、积累经验,成长了许多,励志奖学金的取得给了大一生活一个好的结尾,也是大二生活的一个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