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晴日,女,蒙古族,1995年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为太阳集团5493con2013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生。曾获2014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参加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获得乒乓球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多次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并获“优秀共青团员”、“体育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坎坷砺心性 矢志助前行
从宜昌野外实习回来,车上见到武汉三环线的标志,莫名地一阵感动翻涌,眼前的武汉竟是这般亲切,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把这里当作另外一个家。车在拥堵的马路上蠕动着,缓缓驶过武昌火车站,两年了。两年前,懵懂青涩的我带着质朴的乡土味儿和一股子东山再起的拗劲儿就是从这里踏进了武汉,白驹过隙,一晃儿都两年了······
大一的主题是尝试,虽是丰富多彩,却也庸庸碌碌、迷迷茫茫,究其原因是精力太过分散了,大学时间宝贵,难道不该集中时间做自己最想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吗?我渐渐地把精力聚焦到学业,目标既定、初心在此,又怎能荒废敷衍?带着些许犹豫和不舍放弃了大部分学生工作,绝不是放弃服务他人,而是珍惜最好的时机学好本领将来做更有价值的服务。
大二伊始,作为志愿者迎来了新一批探索者,他们同我刚入学时一样,充满了新鲜、憧憬和豪情,他们又将怎样经过大一、走出何样的大学轨迹呢?我期待着、祝福着、并希望自己可以引领着。曾用我“半瓶醋”的理论激励着他们“学到精华、习得充分”,以我的人生态度为之借鉴——“恭敬但绝不献媚,谦和但绝不虚伪,仰慕但绝不自卑,力小但绝不气弱,遗憾但绝不后悔,走独立自主的个性路,不卑不亢,坦坦荡荡”,若能有些许帮助则善莫大焉,同时更重要的也在重重警醒自己:知行合一!
虽然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但是学在地理、包罗万象,其涉及范围之广、各分支研究之深还是会给学习带来一定的挑战,那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到底应该广征博采还是专注于一门学问深入研究呢?其实这个困惑由来很久,不只限于在学业上,在如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我们真的需要训练一种快速甄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需要在开拓视野与潜心专攻之间找到一种平衡,需要在了解历史,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找到开拓未来的突破口。这种尺度和平衡是需要不断地掌控和调整,也需不断历练,拿捏得当才能游刃有余。而在学业上,在未来专业方向尚未固定的前提下,“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应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学业之余,我在科研项目中寻找兴趣点,试着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首先,因为机缘巧合加入了学姐的《东湖藻类的时空分布研究》科研项目,一年中,几乎所有的假期都献给了东湖采样和实验室,每当假期中早上六点多起床直到晚上十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翻看到空间中小伙伴们游山玩水的乐不可支,心里还是不免辛酸感慨一阵。但满满当当的假期,更多的却还是团结协作的快乐、相助相伴的感动、解决问题后的欣喜和完成任务后的欣慰。忘不了大家在雷雨交加的日子赶着采样,波浪翻滚、船只摇晃,演绎了一场“同舟共济”;忘不了上岸后偶遇梨园的菊花展,璀璨靓丽的菊花在阳光的映照下和我们灿烂的笑脸相得益彰;忘不了大雪飞扬的时节仍然坚持,双手冻麻忙碌依旧,偶然抬头却惊喜地发现武汉壮美的雪景;忘不了白大褂套在臃肿的棉服外面招来稀奇的目光,不在意采完底泥后浑身散布的泥斑,依然互相逗趣、苦中作乐。忘不了的还有太多,回想起来引以为傲,因为大学本就有舍有得,虽失去了假日的休闲娱乐,我却收获了难得的充实、知识、经验、友谊和快乐,这些珍贵的经历是坚持下来的、追求过来的,是更有价值的。
大二下学期热情高涨,又尝试申报了三峡不同林区土壤实验研究的大创项目。虽然不幸落选,但是仍然不甘心放弃精心准备的成果,因为思路渐趋成熟,总有一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感觉,所以决定坚持做下去。课业任务、辅修、班级工作、科研项目同时进行着实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选择背负这么多只是觉得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太多,然而大学时间太短暂又太珍贵了。也曾深深反思自己的草率,只想着“惜时如金”,却忘记“取舍有道”;只顾得“学无止境”,却忽视“量力而行”。然而,反思只能为以后谋事做借鉴,现状则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因此,我需要挤压出更多的时间去完成项目实验,闲逛、购物、贪睡、电影对我来说是奢侈品,匆忙的脚步、跳跃的键盘、流转的笔尖只为把“附加”给自己的一项任务坚持下去,初时是兴趣,后来是责任。几个小伙伴同心协力,只要有时间便出没在实验室的角角落落,我们学着精心准备、细心设计、大胆创新实验方式、尝试涉足未知领域,饿了便轮换着去吃饭,困了就干脆趴在试验台上。偶尔会因为实验结果不理想而垂头丧气,然而很快又满血复活、从头再来;有时会因为彼此误解而针锋相对,但是不久便能心平气和、深入交流。就这样,互相理解、互相帮扶、彼此宽容、彼此鼓励,我们终于完成了所有预期的实验,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那种带着无限感慨的欢悦、携着淡淡忧伤的释然便是这一年来最美妙的心境。
所幸的是,没有经历过痛楚就不会得到教训,这段坎坷不仅让我懂得了专注和取舍的重要性,也让我从现在开始学会统筹和减压,学会充电充气,用最轻松的心态、最灿烂的笑靥迎接每一天的朝阳。越是忙碌困顿的时候,越是坚持了劳逸结合,一年中,我代表学校参加过湖北省运会高校乒乓球比赛,还代表学院参加过城环杯羽毛球赛,“文明精神、野蛮体魄”是我对自己的新年祝愿。书桌前静坐如钟,赛场上动若脱兔,纵横球场上,感受那种热烈奔放、拼搏挑战,让所有的烦闷和压力都尽情释放,这才是体育于我最重要的意义。
今年6月,我被党组织接受为中共预备党员,随着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于党的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解决了以往思想上的一些困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也更进一步。未来,党员的身份将时刻与我相随,而我又如何把自己的人生的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体结合,把将来的职业要求与党员的先进性融为一体呢?“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矛盾不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进入了党的发展规划。地理的学习与研究者,正是全球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力量,在当今时代必将大有可为,所以就更应该潜心钻研、心系社会,争取有所作为。这不正是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的具体途径吗?
如今,科研项目陆续进入收尾阶段,我也悄然迈入了大三的行列。“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平心、戒躁、屏杂、专念——将付出心血的工作完满收工。未来的两年,我希望自己重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走出象牙塔,能够更多地接触社会,参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