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陈金文,男,1975年2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地理专业1994级本科毕业,现为宜昌市夷陵中学地理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地理学科优秀教师,湖北省环境教育先进个人、湖北省“一师一优课”评审专家、宜昌市第九届优秀专家、宜昌市备考命审题专家。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主编校本教材《遥望星河》《生活经纬》《军事地理》等;在《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素质教育大参考》等省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多篇。
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陈金文始终把教育育人作为自己的本分。他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理念,敬业爱生。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中,坚持以“以学生为主体,用心赏识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营造活泼、创新、上进、有序的班级氛围;严慈相济地对待学生和处理问题;追求卓越,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班主任工作理念,着力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坚持德育为先、身正为范、正面引导,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需,公平、公正、悉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力争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学生品德优良,身心健康、阳光向上,几乎每个月都能获得学校“五星文明班级(文明示范班)”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团支部和先进班集体,高考成绩优秀。2005届、2008届均取得本科上线率75%以上的好成绩,两届共有郝昕等40多人被985高校录取;2018届所带1504班高考600分以上51人,王金晶同学获得宜昌市文科第一名,占宜昌市文科前10名中的5名,王金晶、蔡洋桦两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21届所带1822班高考全班均过600分(最低607分),邓鑫田、黄添羽、蔡心怡三位同学分别获得湖北省文科第一、三、五名,占宜昌市文科前10名中的8名,邓鑫田、黄添羽、蔡心怡、王思影、刘可欣、李静怡等6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教学工作中,坚持“让学生愉悦地学习地理”的思想,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成绩优异。他一直认为,地理是一门“有趣”“有用”“易学”的基础性自然科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学生“认识地理”“喜欢地理”“学好地理”。通过20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而条理清楚、要点明确”的教学风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身说法,贯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教学要求,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显著。2008、2010、2011、2012、2015、2018、2021届均获宜昌市高考质量一等奖,2021届新高考,所带邓鑫田同学地理学科全省第一名,赋分100分。《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一课获得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多次主讲省、市示范课。多次担任宜昌市优质课竞赛评委、备考命题专家。
陈金文重视教学思想转变。他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很早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后,结合近些年高考试题变化特点的研究,他意识到地理核心素养是未来地理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是日常教学必须贯彻和未来高考考察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迅速在日常地理教学中作出五大转变,即变地理知识传授为地理原理传授;变解答地理试题为解决地理问题;变重地理理论结果教学为重地理发展过程教学;变地理学科教学为以地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教学;地理教学从地理课堂向课外延伸。通过这些教学转变,使他及所在学校的地理教学迅速适应了新形势下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和高考命题新趋势的双重要求,保持了该校在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位置。
陈金文重视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作为学校地理教研组长、湖北省特级教师,他深知“起点决定高度”“团队决定成败”“平台成就梦想”的道理。在青年教师培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带头抓队伍,老带新毫无保留”,严格要求。在教学质量控制上,强化课堂质量和效率,坚持“带头抓质量,说问题不留情面”,加强集体备课,要求老师们从了解学情、教材和考情等各方面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在团队建设上,做到“对事不对人”,坚持“带头抓团队,同仁坦诚相待勇挑重担”,真心实意为每一位同志服务。在地理教科研方面,强化全组教研意识,坚持“带头抓科研,教学研究集思广益”,督促全体地理教师积极进行科研活动。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已经将该校地理教研组打造成为省内有影响、宜昌市首屈一指的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目前该校地理教研组共16人,发展出了1位校级干部、2位中层干部、1名特级教师、2名宜昌名师、1名宜昌市优秀专家、1名宜昌市学科带头人,还被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教研组。此外,他还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并获得湖北省优质课一等奖3人、部级“优课”3人、全国数字课程资源竞赛一等奖1人、宜昌市优质课一等奖3人。
陈金文重视教学研究。他在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的同时,在教研方面也做了大量努力,取得丰富成果。首先是在课题研究上,他坚持认为基础教育学校的课题研究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要避免只是为了课题而开展的“假大空”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要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推广性。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新课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535”课堂模式研究》顺利结题,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该校地理课堂最有影响且受学生欢迎、最经典有效的模式。主持研究的市级课题《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也已顺利结题,其研究成果已贯穿于该校地理教育教学的日常。参加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类人答题能力验证和知识服务示范应用》的学科类任务已完成。现正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微型课题《如何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高效策略研究》;担任《宜昌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课题组》地理学科副组长;在本校教研组推动高中地理实景课堂的研究。
陈金文特别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蓝天·绿水环保课程》自1999年延续至今,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校本课程。主讲并带领组内教师一起完成了《遥望星河》《生活经纬》《军事地理》等校本教材的编写,均受到学生的欢迎。长期坚持组织学生开展二课活动和研究性学习。自2000年前后便开始进行校内环保二课活动。坚持节假日指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并指导其研究性学习成果参加各种竞赛,连续多年获得地球小博士全国中学生地理科技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省市科技节辅导奖、全国水科技比赛优秀指导教师等。
及时总结学习和研究心得,撰写研究论文。在《地理教育》《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大参考》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或参与编撰专著4部。由于教学效果好、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多次在各级研讨会、备考会上作专题报告。2016年12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基地交流会上作了《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与途径》的专题报告。